详细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详细信息
为什么腾讯 阿里都在联姻农业巨头
专栏:今科动态
发布日期:2020-04-22
阅读量:18111
作者:小科

巨头联姻的觥筹交错之下,不仅是商业上的纵横捭阖,背后可能还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一石二鸟。最近这种现象,就发生在科技巨头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中。

3月25日,腾讯云对外公布消息,新希望与腾讯共同出资成立新腾数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透露合资公司将作为腾讯云和新希望落地农业互联网、智慧城乡和数字政府等重大项目的实体单位。

外界解读,这显示了腾讯布局农业互联网的野心。在此之前,阿里也曾牵手中化、北大荒等农业公司,入局数字农业。随着全球疫情的扩散,粮食安全正引发人们的担忧,科技巨头加码农业公司自然格外受关注。

然而热闹的合作背后,我国落后的农业耕作方式,以及规模小、分布散的耕地现状,注定了农业的科技化改造是一条艰难道路。那么,科技巨头跟农业公司联姻,是真要抢占数字农业先机,还是另有所图、醉翁之意不在酒?

本文,通过梳理科技巨头与农业公司合作的落地进展,以及业内人士的分析,寻找联姻背后的另一种意图。

1.农业不是好场景

科技巨头跟传统农业企业联姻,正成为新潮流。除了近日腾讯与农牧巨头新希望达成合作,在2019年7月,阿里巴巴也远赴号称“投资不过山海关”的东北,与农业龙头公司北大荒牵手,实施数字农业计划。

科技巨头进军农业,早在数年前便开始了。先是科技公司自己下场做农业。前有2009年网易试水养猪,动机是丁老板的“兴趣”;后有2018年京东自建农场,从电商延伸至供应链上游也打造闭环。

另一条“科技x农业”的路径则是尝试者众多的“农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2018年4月腾讯宣布用人工智能养鹅,随后阿里在同年6月的云栖大会上发布农业ET大脑,推出AI养猪养牛、AI种瓜。一时间AI与农业结合赚足了眼球。

但从商业角度而言,赚眼球只是面子,赚钱才是里子。而目前的农业,并不是施展科技能力的好场景。先讲实际结果——目前进入农业领域的大小公司都很难在短期内实现高速增长或盈利,大家的故事都指向未来。在与多家农业科技公司交流后得知,一些无人机植保、农业大数据领域科技公司已因业务难做而放弃农业业务,转向其他业务。

阿里、腾讯等拥有强大资本实力的科技巨头,虽然短期内单个业务的盈利压力相对小,但在农业上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入局农业领域以来,除了早期的AI养殖、AI种瓜等宣传案例,科技巨头在农业中的后续进展并不明显。即便落地,也多围绕农产品电商销售展开。

阿里ET农业大脑,一般养殖户难以负担如此高投入

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农业本身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看天吃饭,业绩波动较大,这会影响对短期难见效的前沿科技的投入意愿。以深耕农业数十年的农业领域央企北大荒为例,其2019年营收达31.11亿元,其中26.75亿元来自土地承包费。招股书中显示,这一项业务的毛利率为100%。

但在主营业务零成本的情况下,北大荒2019年的总利润是8.49亿元,这意味着其他业务支出庞大。据北大荒自己披露,损失主要是自然灾害和农业设施、设备的折旧与维护。

其次,在中国农业市场,分布散、规模小的小农模式仍是主流,规模化大农场还不普及,这让规模效益明显、边际成本递减的科技化改造难度大、成本高。规模化大客户的匮乏,进一步减少了有意愿、有实力投入科技改造的客户群的基数。

最后,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懂科技和数字化的农业经营者仍相对短缺,即潜在客户较难理解新技术。根据2016年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数量达到3.1亿,其中只有7.1%的人受过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教育。农业从业人员中,懂土地、懂庄稼,又理解电商和数字化的人并不多。

阿里自己也明白这项工作的难度。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戴珊在2019年底曾表示:“(做农业)不可能一两年就看到效果,但我们会坚持下去。”

长期来看,随着国内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专业化农业人才数量增加,农业有巨大的科技化改造空间。届时数字农业将不再遥远,而农业也将真正成为科技巨头的下一个重要战场。

但现在,面对短期内难盈利的现状,吸引科技巨头入局农业的原因真的只是对未来的看好和情怀吗?

2.醉翁之意不在酒
其实,我们可以换一个视角看科技巨头与农业龙头企业的联姻——农村包围城市,曲线救国。商业角度低利润的农业,却又是民生的基础。这种特殊性,使得农业龙头企业离地方政府更近。换言之,它们是科技公司接近地方政府、获得地方政府订单的一个桥梁。

而另一方面,细细梳理农业巨头的业务,不少也涉及地产、金融、环保等领域,而这些都是目前竞争白热化的数字城市业务的题中之意。科技巨头与农业公司的合作,正走了这样的路线——农业之外,还有不少数字城市的业务。

如在2019年底的川商总会上,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便提到一个计划:数字城市项目。

“四川省正在大力推动数字四川的建设,并且成为全国的示范省、先行省。为此新希望集团和腾讯合作,组建了新腾数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四川省数字化的建设。”

而新冠疫情爆发后,新腾数致、腾讯云联手打造了“四川群防快线平台”,数据直接对接至四川省大数据中心。这是新腾数致的第一战,这一战正好落在数字城市上。从数字农业合作,到数字城市落地,几乎水到渠成。

阿里与北大荒的合作,也是玩了一手一石二鸟。2019年7月,在北上牵手北大荒的同时,马云还拜访了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省长王文涛等政府官员,并跟黑龙江签下另一个大单——“数字龙江”。这项“数字龙江”工程,不但包含数字农业,还有企业上云和数字政府等方面的合作。

而这些在当地处于重要地位的农业龙头公司,也确实能满足科技巨头的期望。起家于养殖业的新希望,还入局食品快消、生态环保、地产文旅、医疗健康、金融投资等产业,是四川最知名的地方企业。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不仅担任川商总会会长,还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这种角色,让新希望变得越来越特殊——既是地方龙头企业,又跟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在当地有较强的政商资源。这似乎就不难解释,腾讯云相关负责人对此次合作的表态:“与新希望进一步合作,可以帮助腾讯更好地理解农业互联网和智慧城乡,加速相关方案的落地。”

与阿里合作的北大荒,更是来历非凡。这家经原黑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大型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农业农村部。在2018年改革之前,北大荒集团同时也是黑龙江农垦总局,是全国最大的政企合一单位。签署了农业合作,还能获得政府方面的订单。醉翁之意不在酒,或许这才是科技巨头如此看重农业的原因之一。

3.“假动作”的合理性
这种“假动作”从商业和技术逻辑上来说,其实也有合理性。

一是数字农业和数字城市、数字政府客户群比较相似。

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阿里数字农业部负责人侯毅曾表示,目前数字农业基地的合作方,中小农业合作社和地方政府占了近七成。
所以数字农业的买单方本身还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与数字政府、数字城市一样是to G服务,都有相似的销售方式和渠道。

二是从基础技术上,数字农业和数字城市、数字政府也有相通性——都是物联网、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综合应用。

“从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应用原理以及系统管理方法上看,尤其在物联网传感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方面,数字农业和数字城市几乎相同。只不过具体到场景、管理内容、解决问题的差异上,解决方案也就不同。”从事农业物联网和农业大数据业务的北京科百宏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宗波如是说。

实际上,阿里云旗下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就包含在数字政府业务中,而腾讯的数字农村解决方案也归属于政务行业解决方案。底层技术的通用,是科技公司借数字农业业务进而延展数字政府业务的基础。

第三,长期来看,数字农业与数字城市、数字政府将会逐渐打通,进而“连成一片”。而数字业务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数据打通后的计算和分析,这将给科技巨头带来新的商业应用和价值。

4. 竞争加剧的数字城市
与农业巨头联姻也显示着,科技巨头的数字城市业务竞争正在加速,且已从早期智慧城市中的交通、医疗、安防等民生领域,向各个可以击破的领域渗透,农业只是其中之一。

在所有数字业务中,数字城市是大多数科技巨头都在下注的一盘大棋。在2019年7月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所有入围的科技巨头均涉足了数字城市业务。

早期的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业务,尽管已经落地到多个民生服务,极大方便了市民生活和办事效率,但在更核心的政府端却始终进展缓慢。随着产业数字化竞争加速,数字城市、数字政府业务越来越成为各科技公司争夺的蛋糕。

刘宗波说,数字城市一定是一个巨系统,“没有一家公司能独立做好数字城市,一般的数字城市服务商只做这个巨系统里一部分工作和服务。”因此,即使规模很大、知名度很高的科技公司也要与其他公司合作,共同完成数字城市巨系统的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只是数字城市的第一步。数字城市最核心的一点是在系统之上有多维度、高质量的大数据,没有数据的系统不会真正地发挥作用。农业巨头恰好扮演了提供大量城市商业数据、居民生产和消费数据的角色,是绕不开的一环。

此外,数字城市的建设,需要企业前期大量垫资。与地方农头企业的合作,也可以缓解项目建设的资金压力。最后,地方农头企业也能带来政商资源。尽管科技巨头手握技术能力,但论及地方政府的资源优势,跟地方农头企业合作是最优选择。

“现实的状态是,很多政府业务的落地是有规划的,一般会优先当地的头部企业。科技巨头与地方企业巨头的合作,是他们接近这些资源、获取数字政府项目的一种方式。”某数字城市项目投资商告诉「甲子光年」。

而农业之外,科技巨头在二三线城市的自动驾驶、车联网布局,也有这种争夺“数字城市大版图”敲门砖的意思。这种通过与地方龙头企业进行产业合作、进而借助其政府资源优势渗透数字城市及数字政府业务的操作,实则是一石二鸟的“曲线救国”策略,随着产业互联网落地竞争的加剧,相似的剧情会持续上演。

古有围魏救赵,今有农村包围城市。在构建宏大、复杂的商业生态时,“表里不一”有时是不得不做的选择,而下一个时代的数字化基础建设正是一个足够宏大、复杂的“巨系统”。

在说的不一定是在做的,在做的也不一定是要做的。换一种视角,或许更能看清当下纷繁复杂、合纵连横中商业的关键。

上一页:B站再获索尼4亿美元投资,它背后的域名收购故事你知道吗?
下一页:一年创建24个网站并实现盈利,他是怎么做到的?

本文由今科科技用户上传并发布,今科科技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今科科技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 反馈中心 进行举报。


售前咨询:0760-2332 0168  
售后客服:400  830  7686



1998~2024,今科26年专注于企业信息化服务

立 即 注 册 / 咨 询
上 线 您 的 网 站